武汉专利预审提速,前三季度预审数量同比增长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0-26 11:00
湖北日报(通讯员罗文文、邹一峰)近日获悉,今年前三季度,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受理专利预审申请3698件,同比增长30%以上。 9项预审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、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奖等奖项。加强知识产权资源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。今年以来,武汉以专利预审服务为纽带,在光电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发力。通过专业引领、主动服务、机制创新的“打卡组合”,武汉将高价值专利从“纸张”转移到“生产线”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官方网站。专利预——审查不是简单的“快速通道”,而是高价值专利的“孵化”。为了让每件专利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,武汉保护中心从制度和团队两个方面下功夫:引入《预审质量控制规范》,发布地方标准《专利预审申请规范》,细化申请文件各方面的质量要求;建立了专业的预审团队,采用“主动嵌入知识+定制化需求问题解决”的培训模式,让预审人员既懂技术又懂行业。在武汉精测电子集团研发中心,预审人员和武汉保障中心的工程师齐聚一堂,对“晶圆扫描路径优化”技术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敲,从细化变更点到完善权利主张的界定。到底,该技术不仅很快获得批准,还荣获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。湖北江城芯片领航服务有限公司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崩溃,也与预审过程中的“精心工匠”密不可分。从真空吸附过程的细节到申请文本的逻辑分类,预审查服务使创新技术顺利转化为获奖专利,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坚实的基础。良好的服务是打破转化障碍的关键。武汉保护中心积极贴近企业需求,优化预审管理规则,为重点行业、龙头企业、重点项目提供“精准图片”,指导企业发放重点专利。借助预审通道,武汉晶彩电子集团迅速获得获得发明专利118项,构筑覆盖半导体检测全流程的技术壁垒。这些晶圆检测产品批量供应顶级客户;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在铁路打磨与状态监测领域的43项专利已通过预审并加速授权,支持“钢管混凝土轨枕技术”入选国家级国家专利转化案例,让铁路领域的“武汉创新”走向全国。 “按需对接、快速响应”的服务模式让公司的创新速度能够反映市场需求,让伟大的技术更快地诞生。一棵树不能成森林,只有协作才能激活变革的生态系统。武汉保护中心正在积极搭建多方链接平台,依托国家发明批量预审试点,深入企业车间选拔高-优质项目,批量预审通过率高达90%;与审协湖北中心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共同“会诊”疑难案件,搭建起“预审—实审”的质量桥梁。为助力中小企业成长,武汉保护中心联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三场专题演练,探索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优先预审模式,让小微企业的创新变化得到精心照顾。当前,专利预审已成为武汉培育创新动能的重要抓手。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继续提供细致服务,让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能找到落地生根的土壤。论知识产权的“硬支撑”有力支撑产业升级“新高度”,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创新动力。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